小時候,書有讀,沒有懂?!
我不算是個看很多書的小孩,也不是愛書狂人,
但是,希望能有個書櫃,全部擺上自己喜愛的書,一直是小時候的夢想……
這一生對書大多是零碎的記憶,若真要寫起,可能會像寫流水帳般,說不出開端,也說不了完結。比起其他人,我還算不上是個愛書狂人,不會嚴重到「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猙」,不過在選擇讀什麼書時卻很「偏食」,因為我只讀自己喜歡的書,而那些看起來很理論的、像參考書、工具書的或是稍微有點厚度的書,可就引不起我太多的興趣了。
總說自己愛書,但從小到大書確實讀得不多,不過卻有著一段段與書「牽扯」的時光。還記得以前念高中時還被媽咪念說:「課本都讀不完了,哪還有時間看小說?!」只好硬著頭皮,藏好課外書,並在每晚入睡前偷點時間,邊聽廣播節目、邊倒掛腿,看看課外書,然後看累了睡著。
>>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櫃
有記憶以來第一套屬於我的書,是小學一年級那些放在書包裡的課本。就讀小一的我,有一個小小的摺疊式書桌和小小的塑膠椅子,每當放了學回到家,那就是我讀書、寫功課的地方。小一、小二時期似乎沒看過繪本或圖畫書之類的課外讀物,直到了小三開始學作文,才有較多到圖書館閱讀的機會。
小三時搬了家,在哥哥的房間有一個四層的鐵製書櫃,上面有《金盞花》、《那一朵飄去的雲》、《莫泊桑》小說、《傲慢與偏見》、《異鄉人》等。可別猜說我哥哥怎麼淨是讀這種書,事實上這些書應該是媽咪的,聽媽咪說她年輕時迷過瓊瑤的小說。另外,還有《不可思議的故事》、《中國民間故事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鏡花緣》等,是哥哥和我共同的故事書,至於鐵書櫃最底下有一排《烏龍院》、《老夫子》這些書(應該稱做漫畫)是哥哥的。
那時候我小小的房間裡還沒有書櫃,只有桌上兩個L型的書架,一直到即將升上中學,教科書與參考用書漸漸增加,父母親買了個組合式的四層櫃,而我對它如獲至寶,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書櫃。
>>每天朝夕相處的書
升上國中後,記得在寒、暑假輔導課裡,國文老師介紹了《兒子的大玩偶》、《蘋果的滋味》等短篇小說給我們看。於是,我變得很期待每個寒、暑假的讀書心得作業,因為總可以一口氣讀上好幾本書,然後從中挑一本我最愛的來寫讀後心得,當然,也獲得國文老師給的高分;中學時的我可是對國文這一科愛到不行呢!而有件事值得一提,就是級任老師鼓勵我們能多閱讀課外書,由班上33人每個人提供兩本書,並且從班費中買了兩套世界文學名著,供班上同學借閱,似乎漸漸養成班上的讀書風氣。
這時期讀過的課外書已不太記得書名了,而由於國中時必須練習寫作,當時所讀的書大部分是散文。較特別的是,向同學借來看過一本《落入凡間的精靈》,是伊能靜寫的,伊能靜可是我小學時期的偶像呢,她出過《我是貓》專輯(卡帶),是我小六時考試第一名叔叔送給我的獎品喔!
>>存下零用錢買書
中學時期,每個星期我會有120元的零用錢,媽咪對於我們要如何使用零用錢完全不會干涉,所以我可以選擇買零食、買文具,也可以選擇存下這些錢,以便在日後逛「書局」時買下我想看的書。至於當時到底買了哪些書呢?記得有一本心岱的《貓事件》,就是我所收藏的第一本有關貓的書;還有一本當時令我愛不釋手的書就是吳淡如的《牯嶺街少人殺人事件》,書封上清秀俊帥的張震照片,正是買這本書的原因之一。
隨著中學課程的增加,課本、講義多到得一排排疊堆在床緣,因為四層書櫃早已放滿自己喜歡的書,再也擺不下任何參考書了,所以這一段日子我只好睡在書堆裡,每晚必須跨過書牆才上得了床,形容它們就像一道城牆也不為過,這樣的好處是讓我不至於睡到滾下床去,卻極有可能因不小心撞倒書牆而散成一地。由於我中學是讀美術班,所以畫冊、美術書籍也不少,有水彩技法、書法123、水墨技法、素描……,這些當然也是中學時期陪伴我的書嘍!
我從小就不算是個看很多書的小孩,也不是愛書狂人,不過到了長大之後,勀?變得很愛看書,雖然大部分只看自己喜歡的。記得念高中時,在升學壓力䶀,課外書一度成為我的「最佳精神食糧」,當時讀的好幾本書,也確實影響了當時的我,還曾經有過將來恀³成為一名作家的夢想呢,而現在回想起來,那真是一段特別的日子啊……。